智能無人系統輔修專業本科生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标
秉承“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面向國家需求,着眼國際科技發展趨勢,培養具備智能無人系統領域的知識、紮實的專業技能,勝任跨學科溝通協作,在網絡和智能時代能夠解決智能無人系統領域的複雜工程問題的創新人才。
二、培養要求
1. 知識應用和問題分析:能夠掌握并運用智能無人系統領域的專業知識,對該領域的問題進行識别與表達,對複雜系統進行建模和分析。
2. 方案設計/開發:能夠針對智能無人系統領域的複雜工程問題,設計和開發适當的解決方案,設計滿足特定需求的系統、單元或操作流程,并能夠在設計環節中體現創新意識。
3. 研究:能夠基于科學原理并采用科學方法對智能無人系統領域的複雜工程問題進行研究,包括設計實驗、分析與解釋數據、并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4. 工具使用:能夠針對智能無人系統領域的複雜工程問題,選擇與使用恰當的技術、資源、現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術工具,并能夠理解其局限性。
5. 社會責任:能夠評價智能無人系統領域複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的影響,并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6. 溝通協作: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能夠就智能無人系統領域的複雜工程問題與同行進行書面及口頭的有效溝通和交流。能夠在多學科團隊中承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
7. 終身學習: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适應發展的能力。
三、主幹學科
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
四、輔修專業基礎課程和輔修專業核心課程
輔修專業基礎課程:Python語言程序設計、智能信号檢測與處理、數字圖像處理、模式識别基礎。
輔修專業核心課程: 智能系統控制理論、智能系統實現技術、人工智能基礎。
五、學習年限、授予學位及學分要求
學習年限:3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學位
學分要求:本輔修專業學生應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課程的學習及實踐環節訓練,至少修滿24學分(不含畢業設計),學校頒發輔修專業證書;若畢業設計(論文)答辯合格,修滿32學分,學校頒發輔修學位證書。
招收要求:輔修專業面向大二學生進行招收,要求具備一定的數理基礎、計算機基礎。
六、學年教學進程表
智能無人系統輔修專業第二學年教學進程表
開課學期 | 課程編号 | 課程名稱 | 學分 | 學時分配 | 考核 方式 | |||||
學時 | 講課 | 實驗 | 上機 | 習題 | 課外 | |||||
秋季 | AS33170 CS33109 | 智能信号檢測與處理(1) Python程序設計 | 2.0 2.0 | 32 32 | 26 24 |
8 | 6
|
|
| 考查 考查 |
春季 | AS33171 AS33172 | 智能信号檢測與處理(2) 智能系統控制理論(1) | 2.0 2.0 | 32 32 | 24 26 |
2 | 8 4 |
|
| 考查 考試 |
備注 |
|
智能無人系統輔修專業第三學年教學進程表
開課學期 | 課程編号 | 課程名稱 | 學分 | 學時分配 | 考核 方式 | |||||
學時 | 講課 | 實驗 | 上機 | 習題 | 課外 | |||||
秋季 | AS33173 | 人工智能基礎 | 4.0 | 64 | 54 | 10 |
|
|
| 考試 |
AS33174 | 智能系統控制理論(2) | 2.0 | 32 | 28 |
| 4 |
|
| 考試 | |
春季 | AS33175 AS33182 AS33181 AS34104 | 數字圖像處理 智能系統實現技術 模式識别基礎 智能系統技術課程設計 | 2.0 3.0 2.0 4.0 | 32 48 32 4周 | 24 32 28
| 8 16 4
|
|
|
| 考查 考試 考查 考查 |
備注 | 對于近工科專業,若免修課程學分在2-4學分間,需補修智能系統技術課程設計課程。 |
智能無人系統輔修專業第四學年教學進程表
開課 學期 | 課程編号 | 課程名稱 | 學分 | 學時分配 | 考核 方式 | |||||
學時 | 講課 | 實驗 | 上機 | 習題 | 課外 | |||||
秋季 |
AS33177
AS33178
AS33179
| 以下課程三選一 智能無人系統技術(1)—智能無人機 智能無人系統技術(2)—智能無人車 智能無人系統技術(3)—醫學影像智能輔助診斷
|
3.0
3.0
3.0
|
48
48
48
|
32
32
32
|
16
16
16
|
|
|
|
考查
考查
考查 |
春季 | AS34103 | 畢業設計 | 8.0 | 14周 |
|
|
|
|
|
|
備注 | 對于近工科專業,若免修課程學分在5-10學分間,可以從選修課程列表中選擇課程進行補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