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火熱實踐中綻放——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2024寒假社會實踐綜述

發布者:劉玉菡發布時間:2024-04-03浏覽次數:1255

實踐中求真知,磨砺中展風采。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時指出,“希望廣大青年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内心感應時代脈搏,把對祖國血濃于水、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學業全過程、融彙在事業追求中”。

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長期堅持開展航天行社會實踐項目,正是緻力于為學生搭建一條學校與社會大課堂有效銜接的寬廣渠道,以期培養出信仰堅定、品德優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傑出人才。為實現這一目标,航天行社會實踐團足迹遍布祖國大江南北,從科研生産一線到脫貧攻堅前線,從火箭冉冉升起的發射塔架下,到碩果累累收獲的地頭田間,踏尋革命足迹,傳承紅色基因,實踐團走到哪裡,就把課堂帶到哪裡,成員們親身感受新時代的偉大變革,親眼見證祖國建設的偉大成就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潛移默化中将愛國心、報國情、強國志融入精神血脈。

2024年寒假期間,航天行實踐團再次出征,分别組建了國情發展觀察團、紅色足迹尋訪團、傑出人才專訪團等多支隊伍,再次走進社會大課堂,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幹、壯筋骨,讓我們跟随實踐團隊一道,共同領略社會大講堂的别樣精彩。


探究龍江精神,助力東北振興

為引導新時代青年知農、愛農、興農,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探究龍江精神、助力東北振興”寒假社會實踐團前往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調研農業新質生産力發展情況。成員們深入集團各基層部門、展覽館,把理論學習與鄉村振興發展調研緊密結合,真正做到學深學透、融會貫通。

北大荒博物館,在希望的田野上 

開荒第一犁書寫屯邊奇迹,巨幅浮雕《北大荒人頌》震撼人心。在北大荒博物館,圍繞“北大荒精神”這一核心主題,同學們依次參觀了“墾前史略”“精神之源 鑄劍為犁”“時代楷模 精神永恒”“精神之路 航母啟航”“精神之光 文化沃土精神之力 改革前行六個展廳,見證了70餘年間幾代北大荒人在這裡揮灑青春,用汗水和熱血把一個爛草污泥真樂土,毒蟲野獸美家鄉改天換地,用勤勞與奉獻創造出當年開荒、當年生産、當年收益的墾荒奇迹,将偏僻、荒蠻、寒冷代名詞的北大荒變成富饒的北大倉,成為熱滾滾的中國飯碗的代名詞和有力保障。

數字農業展廳,農業航母科技領航  

三維投影、數字人講解、實時數字展示……前沿技術與新穎形式助力同學們深入了解北大荒集團“三大一航母”發展藍圖和雙控一服務、一體兩翼、三庫一中心、綠色智慧廚房“1213”集團高質量發展工程體系的責任使命;九三、完達山、豐源……日常所用的米面糧油、生活點滴擺滿展台,充分展示了北大荒集團構建的從田間到餐桌全産業鍊綠色有機食品供應渠道。近距離觀摩農業成果與糧食生産數據,實踐團對農業這一産學研用結合處、學科交叉增長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端穩中國飯碗的底氣與自豪感油然而生。

“智能管家”,數字化賦能農業發展   

“北大荒是黑龍江省重要商品糧基地,北大荒的糧食智能管家——數字農服平台發揮着重要作用。”鼠标輕擊,平台即開始智能測繪分析,“肥力處方”雲圖随機生成,為農戶精準施肥提供了可靠依據。上線一年多來,北大荒農服平台依托大數據優勢與遙感資源,高精度服務于資源監測、信息整合、平台搭建,實現對農業生産各環節的動态化檢測。北大荒數字農服下一步将聚焦農業社會化服務數字化,加快5G、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發展,全面推進一站式農事服務數字化能力,實現科技興農、科技富農。

再回首,北大荒精神熠熠生輝

回顧北大荒發展曆程,是黨和國家常懷心間的支持與牽挂,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知青歲月,是“英雄奔赴北大荒,好漢建設黑龍江”的火熱青春,是“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愛國情懷,是無數為“中國飯碗”而奮鬥的北大荒人在茫茫荒原書寫出獨屬于中華民族的時代奇迹,诠釋出“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勇于開拓、甘于奉獻”的北大荒精神,感召着新時代的青年人勇擔使命,将自身發展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


逐夢航天行,鶴城揚帆起

為引領青年學子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中勇挑大梁,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由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孫晟昕教授帶領的“逐夢航天行,鶴城揚帆起”寒假社會實踐團隊赴齊齊哈爾市探尋大國重器發展曆程、觀摩脫貧攻堅豐碩成果、開展航天科普志願活動。

在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實踐團先後參觀了集團展覽館、廠房等場所,深入了解了集團發展曆程、企業文化,在一件件“國之重器”中感受中國一重用智慧和毅力填補國内産品技術空白,結束了我國不能生産重型裝備、不能生産成套機器産品、不能生産核電的曆史。在座談中,集團領導介紹了企業在人才培養和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經驗和做法,認真解答了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在我校定點幫扶村拜泉縣同樂村,我校駐村工作隊長張春雷老師為大家講授主題黨課,全面介紹和展示了哈工大助力同樂村從脫貧之路走向振興之路的生動實踐。實踐團走訪脫貧農戶,了解他們的生産生活、務工收入、看病就醫、幫扶政策等情況,深刻感悟“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實踐團還前往哈工大橋和我校捐贈的淨水設備現場調研,從“繞行”到“直通”、從“黃泥漿”到“自來水”,這些實實在在的幫扶舉措極大程度地改善了同樂村的人居環境,生動體現了我校科技賦能、多措并舉的幫扶成效。

在“全國航天特色學校”齊齊哈爾中學,實踐團參觀了設施完備、活動豐富的科創街區,在校領導的介紹下了解了近年來學校在打造科學教育特色學校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帶隊老師和團員們共同開展了一場航天科普宣講活動,從宇宙概念及其演變過程、航天科技的不斷進步、哈爾濱工業大學航模協會的發展曆程等方面進行宣講,特别講述了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以及中國航天背後的哈工大力量,鼓勵學生們要心懷報國之志,發揚航天精神,樹立信心,勇于嘗試,努力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做出貢獻。現場的同學們深受感動,備受鼓舞。


聚焦商業航天,建設航天強國

為引導青年學生聚焦航天強國戰略與商業航天前沿,厚植航天報國情懷,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聯合經濟與管理學院派出“聚焦航天強國戰略,探尋商業航天發展”跨學科實踐團,赴北京商業航天領域相關企業院所走訪調研,深入了解我國商業航天發展現狀及其廣闊前景,拓展與商業航天企業的交流合作渠道。

出發前,團員們做了充分的準備,親自參與了調研路線設計與調研任務分配,選擇了不同類型具有代表性的六家單位,其中有傳統科研院所,也有初創商業航天企業,有的已經輕裝上陣,小步快跑,有的正積極嘗試轉型,擁抱未來。結合各單位實際情況,實踐團成員們分組進行了深入調研,詳細了解各單位的發展曆程、組織架構、業務範圍以及發展現狀,明确它們的定位和發展方向。

在數字太空(北京)科技股份公司,數字太空生态負責人為團員們做了“全球商業航天發展态勢與數字空間工程示範應用”主題演講,介紹了太空中的通、導、遙衛星的應用以及航天産業高質量發展的人才需求。在太空孿生産品展示環節,産品負責人帶領團員們體驗了太空環境态勢、衛星孿生态勢、地表孿生态勢、業務活動态勢以及星鍊産品與星航系列産品,激發了學生們濃厚的研究興趣。

在專注于研發優質商業衛星電推進器系統的遨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企業代表與團員們展開親切交流座談。團員們詳細了解了電推進技術的發展脈絡,近距離參觀了國内首條商用電推進智能制造生産線。團員們不僅驚歎于企業的戰略眼光及先進技術,更震撼于遨天科技基于對技術的深入理解所做出的從單個動力産品到定制場景服務創新外延,對科技強國和新質生産力有了更直觀的理解。

在大唐聯誠信息系統技術有限公司,團員們與企業代表及技術專家深入交流,詳細了解了大唐電信自3G時代以來始終堅持技術自主可控,在5G及商業航天時代積極轉型的奮鬥曆程。會議室牆上印着的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國之重器必須立足于自身,給團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項凝結着無數科研人員的汗水與心血的事業,讓學子們心馳神往。

在中兵北鬥衛星通信有限公司,專家們立足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立項三十周年這一特殊時間節點,圍繞“時空體系一體化”戰略,系統講授了北鬥系統的設計思路及技術原理。針對商業航天快速發展趨勢,企業代表講解了北鬥系統應用服務開發所遵循的“國家責任、商業運營、打造生态”理念,并對時下熱門的天通及衛星互聯網技術做了分析與點評,團員們深感受益匪淺。

在北京方州科技有限公司,團員們詳細了解了公司創始團隊成員基于自身行業理解所進行的國産仿真軟件開發曆程,學習了一線技術專家圍繞公司代表性聯合仿真平台及仿真系統等關鍵産品所作的技術報告。實踐團還跟随企業代表參觀了企業各部門,并就兵棋推演等熱點話題展開了研讨。雙方約定将進一步加強跨學科技術及人才交流,以多種形式共同推動仿真行業建設。

為深入了解系統工程科學,實踐團探訪了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與研究院各部門主任及中國航天雜志社主編親切交流,詳細了解了研究院曆史及錢學森智庫建設、學術期刊建設、航天文化及科普建設情況,并就中國航天文化構建創新工作、學校系統工程類課程體系建設與專業力量引進、航天精神宣講及航天館現代化改造等問題進行了交流。會後,實踐團成員體驗了研究院為珠海航展及北京科幻大會提供的交互式發射體驗裝置。

三天的短暫行程裡,實踐團師生在最前線了解了太空經濟高速發展背景下我國商業航天發展現狀及發展前景,認識到商業航天領域的機遇和挑戰,為未來職業規劃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實踐結束後,團員們趁熱打鐵,及時總結實踐成果,結合各自的學習經曆和感悟,彙總形成《商業航天調研報告》萬餘字。作為萬億級的新興産業,“商業航天”在今年全國兩會上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實踐團成員深入學習兩會精神,會後第一時間與航天柔性材料與結構研究生黨支部、複合材料與結構研究生黨支部共同學習“新質生産力”的深刻内涵,并與馬克思主義學院“政青春”宣講團成員對話交流,從發展新質生産力的角度重新審視商業航天的發展。



高校進基層,助力鄉村行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實踐團來到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開展“高校進基層 助力鄉村行文明實踐活動,了解基層發展現狀,傾聽基層群衆的聲音,目睹東北全面振興在鄉村的生動實踐。

在林口蠶翼繡展館,成員們觀看蠶翼繡作品,與手工藝人座談,詳細了解林口蠶翼繡的非遺特質和産業布局;在林口縣老相機博物館,成員們認真聆聽講解員的講述,對館藏相機和背後的故事贊歎不已;在開發區大鵝産業展館,成員們了解了大鵝從孵化到養殖、從加工到餐桌整個産業鍊條;在曾經走出過百餘位書畫作家和書刻大師的林口縣文博館,實踐團成員深深感受到了“書法之鄉”的魅力。

實踐團還跟随縣委宣傳部、縣文聯和文化館的老師們深入龍爪鎮開展“文明實踐拜大年”活動。活動現場,實踐團成員和文藝團隊的老師們共同為基層群衆獻上了誠意滿滿的表演,同縣文聯書法家協會的老師們書寫福字和春聯,走進群衆家中送祝福,沉浸式感受基層幹部群衆喜迎龍年的火熱氛圍。

在林口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團員們與“林口好人”張景明、周麗座談,了解林口縣先進典型在振興地方經濟和拉動民生福祉中作出的貢獻,提煉感悟基層先進典型、模範事例所體現的精神内涵。

實踐團走進林口縣第四中學,為學生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航天課”。團員們用生動的語言和模拟展示,向同學們介紹了中國航天發展史,展示了航天器拍攝的珍貴宇宙影像,激勵學生們心懷夢想、擁抱星辰大海。

在柳樹鎮電商基地,團員們親身體驗了鄉村電商直播,深入了解了當地特色農業産業發展狀況,參觀了柳樹鎮重點打造的“小雪鄉”旅遊景點,品嘗了當地特色美食“沙棘火鍋”,對新鄉村旅遊和産業發展有了更切身的體會。


追尋紅色足迹,接受精神洗禮

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精神、踐行初心使命,衛星技術研究所研究生第1黨支部、第2黨支部聯合開展了追尋紅色足迹,瞻仰革命遺迹,接受精神洗禮紅色足迹尋訪實踐活動。

衛星技術研究所研究生第1黨支部實踐團成員們分别走訪了6處革命舊址和紅色教育基地。在内蒙古包頭市美岱召鎮參觀烏蘭夫早期革命活動舊址和薩縣抗日遊擊隊活動舊址,回顧抗戰曆史、緬懷革命先烈;在安徽省合肥市參觀渡江戰役紀念館,讴歌人民戰争的偉大勝利;在山西省臨汾市參觀臨汾戰役紀念館,追憶峥嵘歲月;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東北抗聯雕塑館,領略抗聯精神;在河南省安陽市參觀中國文字博物館,體悟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實地感受火箭直沖雲霄的震撼。

衛星技術研究所研究生第2黨支部實踐團成員們分别走訪了7處革命舊址和紅色教育基地。在江蘇省邳州市參觀淮海戰役指揮所舊址,傳承革命精神;在江蘇省徐州市知青舊居,體悟知青歲月;在四川省成都市艾蕪故居,感受文學創作的力量;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激發航天強國鬥志;在山東省煙台市博物館,感悟曆史的厚重;在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紀念館,重溫革命記憶;在哈爾濱市東北抗聯教育基地,傳承抗聯精神。



文字:劉玉菡、李钊、李銘凱、王浩瑞、李子迪、王孟磊

圖片:李钊、張浩銘、徐蜀玮、陳柏彤、崔梁


Baidu
sogou